November 21st, 2012家是无家可归
家是无家可归
十八岁的时候站在家的门口,忽然觉得这个我从小熟悉的家有了陌生的感觉,不再是我小时候没有选择,不觉陌生,有着父母和自己熟悉的味道的房间,日日夜夜歇息的家了。那时一天到晚四处疯玩,打架逮蚂蚱捕小鸟,干尽了父母反对的坏事,晚了回家,敲开家门,母亲责怪着,偶尔还吃一顿细棍子,也没有怀疑过:这是我的家哦,我一定得回来的地方。父母调动工作,家搬了好多次,随时在新建自己的家园。搬到哪里,我们小孩子都是欢喜的,新鲜的。有时候也因为物质的匮乏,看到父亲脸上的阴云愁雾而觉诧异害怕,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都是大人们操心的,离我们多么的遥远啊。
觉得家的感觉变得陌生,是自己再也不能和父母,和那家里的氛围融合一气了。我开始觉得,这个家是父母的家,不是自己的。原来寄托了那么多年的家,一直是父母的。工作了,找了男朋友,没有自己的住房,和另外的人合住宿舍,想到那个在远处的他心里暖融融的,又觉得家原来是爱啊,无论相隔多远的路途,无论有没有房子,有爱就有家。及至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掏出一片钥匙开了门,有着仅仅属于自己的气息,就觉得这是自己的托身之所,别人问:你在哪里呀?我在家呢。结婚了,那个和自己守在一起,牵挂着自己回去的人,那共同住宿吃饭的地方,就成了两个人的家。爷爷奶奶的家就彻底成了老家,父母的家始终只是父母的家,哪怕有自己用过的凳子,床单,书桌,也成为昨日的几件旧物,既熟悉又陌生。还有几件自己小时候穿过的衣物,上面有一股奶香的味道,怀疑自己是否曾经那么小过,穿得了这样的衣物。
买了的房子,亲手布置起来,和一个爱自己的人过日子,生孩子,自己当家做主,是否就算有了自己的家了?有一天最爱自己的人舍弃自己,忍受不了日益加深的隔膜和冷淡,繁琐唠叨,不再爱恋,不再牵挂,房子空落,不再有爱,有温暖的气息,爱的人分手、出走,住所变回了宿舍,很多时间成为了一座空房屋。没有爱的房屋是空的,荒寂的,不能叫做家,也不能让人有安稳和归宿感。朋友单身一人,用自己的工资供了一套房子,所有的布局都是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不需要考虑适宜某个别人。你是打算独身到底吗?我四处打量了一番问。她苦笑:不然又怎么样呢?即使没有了爱,没有了家,我们也需要一间容身的房屋啊。想起了张爱玲,她的丈夫死去了,她再没有人来疼爱,没有了家。一个人守着一间空房屋,死了的时候也不能被别人及时发现,晚景凄伤。
那么家是什么呢?有爱的房屋?爱终于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房屋,自己筑的算家,自己暂时借住的到底算不算呢?没有了所有权,似乎就不算自己的,总有一天要离开,家的直观概念似乎是:一座长久属于自己或家人的房子,一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牵挂。而在一个大家庭里,很多的东西不由自己作主,终于要走出家门,追求自己的独立与自由。而在追求的过程中,也未必有运气遇见自己的爱人,自己和所爱生离死别,也未必能够住到一个长久属于自己的房子里,最终,只是生命的一段,免不了各自走上自己的归路,孤独着自己的孤独。永远的家其实只成为一个理想而已,我们失去爱,得到爱,最终还要失去所有的拥有。
人生如寄,这里那里的暂住,定居,生活,我们所说的长久和永远,原来不过是从我们出生到死亡那么长的时间。不要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终于只是这个世间的暂住者。如寄的人生之旅,匆匆忙忙,如白驹过隙,何处是家园?一个流浪的人绕着世界走了一圈,说:HOME IS HOME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