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信奉宗教的人,我怀疑他们是否知道自己要信仰的是什么,一些不过是求得心理的安慰。迷信,是否因为迷上了去信呢?迷是丧失理智?信呢?自欺?再欺人?而没有入迷,到底是真信还是不信?

别人问我信什么,我说真善美,真是事物真实的本源,而真实不是一成不变,求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把握的过程。可我怀疑这些不断变化的东西,真的可以知道和把握么?我们的认识,又真的是真核心的那部分?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求证。善则是一种包容,一种广度。对任何假恶丑的东西的理解。这些东西都含有可怜的成分在里面,我想没有人生来就以假恶丑为荣,这是我们宽容的价值所在,也是人性可以被拯救之所在。美却是在真善上面散发的光芒。真善美是一切宗教的核心,形式是很次要的东西。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无价的,那么我们的价值观就值得怀疑,世俗只是看到或过多看到有形的东西,商业的进化也还有一种意识:无形的资产。而在人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无形的那部分人生资产。但价值又是很主观的东西,为什么稀少就一定意味着珍贵?难求的就一定好么?谁能够说喜欢这种感情有多少价值,又能够创造多少价值?如果我们用来衡量的尺度错了,结果还是正确的么?同样的东西价值因人而异。所有的结果不过是一些过程的结束而另一过程的开始,所以结果也没有意义。这样一来人生就变得很虚无了,我们不断追求结果,证明一种结果,但却不能被寻求,也不能被证明。

最大的智慧,往往很象愚蠢。所以我不提防看起来很精明的人。原谅一切欺骗,只因为欺骗的背面有太多怯懦和阴晦。我不能希望别人都如我,可以完整地站在太阳的底下,不能见人的东西越多,活着的负担就越重。轻松的状态就是一种自由的状态。

生之沉重是一种分量还是一种能力的缺失?知道人的渺小,我们不会妄自尊大,知道自己能够有的位置,我们不会争斗。那些主张人生而平等,实际是说人生而相同。似乎就显现成你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够,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盲点,所以别人能够做的我们不能,反之亦然。

一切激情都会消逝,唯一不会消逝的是那份怜爱和关心,爱的感觉是心疼的感觉,因为爱,所以慈悲。

因为珍爱,不用最好最喜欢的东西,漂亮的毛巾,精致的钢笔,檀木的梳子、、、、、、希望能够长久一些随着自己,但是渐渐遗忘,或者是失去和生命相交通的人气,仅仅成为被搁置起来的物品。而那日常用的东西,因为时时随身,印象和触觉变得深刻,不能轻易舍弃。犹如一些珍爱的友情,渐渐因为怕打扰,因为敬爱和尊重,成为了记忆,没有后续,仿佛一颗渐行渐远的星宿,他的光不能到达自己的眼睛,慢慢失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