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无边在我家
—略驳烈雷君

友人寄来烈雷《冷评论语——学而篇》,命我一驳。粗粗看了一下,错误多多,且拿开头一段略予开刀吧。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烈雷译文(这一段)虽欠精确没大问题,对这段话的理解问题就大了。烈雷评曰:

“似乎很有一些道理。但是细细一追究,又全无道理。首先拿”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说吧。我们知道正确的学习态度,应该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学以致用。 学过的东西,领会把握,能应用是关键目的。学以致用,才是先进的学习观。不断重复已经学会过的东西是浪费时间。而据现代科学研究越聪明人的人越是厌恶简单重复的。

其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确实人之常情。为什么呢?因为通常情况下,朋自远方而来,总是带来好的愿望好的消息。如果带来噩耗带来坏消息,即使是有朋自远方来,你也是乐不起的。

最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你,通常情况下,你肯定是苦恼的,这是基本人性。但孔子却人不知,而不愠,鼓励压抑人性,这又是何必呢?他也没有解释交代。理解在于沟通,人不知就要积极地让人知,而不是不愠,就算了。”

老枭曰:真是“全无道理”。

一、学而时习之是就儒学根本处而言的,这里的“之”,指的是儒家学说,是“仁”,并非一段知识和技术。仁上为天道,下为人道,内为圣道,外为王道。儒学就是仁学,是关于人生、宇宙、社会、道德、政治、制度等等的综合性学说。

儒家经典提到“学”字都有特定含意。《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清刘宝楠等据此认为:这一章是孔子于定公五年整理诗、书和制定礼、乐,教育学生的心情自述。“学而时习之”是指“修订诗、书、礼、乐”。诗、书、礼、乐外加易和春秋,正是儒学六大分学。

儒家之“学”也可以说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合而言之,即明德之学、亲民之学、止于至善之学也(现在则发展为东海之儒的“大良知学”)。

学了儒家、了解仁学之后,在日常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时时实践,学以致用,用以致“知”(良知),当然“不亦悦乎”了。就是知道了民主自由学说,如果在制度上作风上实践起来,不也可乐吗?何况儒家之道极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远非政治所能局限,远非外在的民主自由之乐所能比拟。

快乐愉悦,是儒学重要特征之一,是儒学修养在生活中的体现。我写过一篇《快乐的哲学》可参看。这个乐,包含实践之乐、道德之乐,既是教化工具,又是心性修养,终极而言,是致得良知、明得明德、认识生命本来面目之后所产生的道乐。大乐无边在儒家呀。

我曾对友人说,“乐”字乃儒学一大关捩和要旨。儒学属于人文教,道德教道,是礼教更是乐教,《论语》开卷即点出两个“乐”字(说通悦,亦乐也。)良有以也。可惜自古以来,这个要旨被有意无意忽略过去了。枭文《良知论》将推出“良知不灭定律”,从中可见致知(良知)得道的极乐之一斑。

二、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朋,指儒家同道。志同道合者远来相访,朋友之乐是一乐,切切磋磋,互相学问、心性得到提升,又是一乐,与带来好的愿望好的消息或噩耗坏消息有什么关系呢?

三、人不知当然不妨积极地让人知,但终究不必为别人知不知道、理不理解、使不使用而烦恼。太不值得了。做好自已应该做的、值得做的才是最重要的。有道可乐,自得其乐,乐在其中,人生大事毕矣,加上有朋友相知相辅,乐上加乐,夫复何求,世人知不知,何足挂怀。

“人家不了解你,通常情况下,你肯定是苦恼的”,这“苦恼”太不值了,纯属自找苦吃。这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妄心习性。这种“性”当然应加以“压抑”而不是放纵。“人不知而不愠”则是去习驱妄之后本性的发露。

《孟子-尽心上》:“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荀子-性恶》:“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岿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都是“人不知而不愠”的最好注解。

《学而篇》最后一段“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正与“人不知而不愠”相呼应。钱穆说得好:“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已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论语新解》)。了解他人,了解社会,才能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通权达变,才能更好地宣传真理、弘扬仁道、服务他人和社会。“知人”是一种智慧。

就驳这一段吧。200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