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chairwolf
自由自在,多姿多彩。放浪形骸,散淡人生。来如雷霆收震


发送站内短信
查看博客个人资料
发表文章

文章目录


精华荟萃      更多


精华            更多


最近文章


热门文章


最近评论


 

搜索

 
 总点击: 25654687

《蜗居》观后之一:房奴为何一定要去背那个蜗壳?   Comments

老狼革命工作繁忙,只能见缝插针地看,所以进展极慢。但即使只看了一点点,引发的感想就不少。只好一边看一边发表点评论。

似乎前面几集挺说了点海萍夫妻的悲惨生活,这似乎也是整个连续剧的最后结局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似乎就没有后面的那些曲折的故事了。所以先拿出来谈谈。

两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公司的白领,按说应该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怎么就混的这么悲惨了呢?姐妹衣服换着穿、夫妻天天吃挂面,方便面还成了美食让来让去、借高利贷,为了一块钱夫妻俩吵的天翻地覆,大街上痛哭失声,差点要离婚。。。这哪儿是什么白领中产,简直比咱们贫下中农还不如啊!有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是两口子合起来八九千块钱的月收入,在上海当然不算高,但怎么也算体面收入了。跟那些一掷千金的温州大佬和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份子当然是不能比,但比咱们贫下中农肯定要强百倍,甚至也要比解放前的地主要强百倍。这都没法活,那我们贫下中农和解放前的地主怎么活下来的?

万恶之源是房子。因为房价涨的比工资块,远远超过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支付能力,所以他们就只好拼命省钱去积累买房的首期,这还远远不够,就只好将双方父母、妹妹乃至妹妹的男朋友、朋友的钱都搜刮一空填那个越来越大的窟窿。于是他们就沦落成为了“贫贱夫妻”,上面说的那些悲惨生活就并不显得荒谬,而马上成为非常合理的逻辑。是她们自己非要背上这个蜗壳的,是她们哭着喊着把绞索套到自己脖子上的,是她们自己拼命狂奔着,把自己奔成“贫贱夫妻”的。同时现在的女孩找老公,“有房”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必要条件 — 现实的沉痛教训啊!没有房子就没有了一切!没有房子,你就将过着一辈子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

不是作者或者导演在夸张,或者胡编乱造,这的确是现实里已经发生而且正在发生无数次的故事。可是这现实的逻辑还是经不起问的。非要买房么?租房怎么就不可以?

现在房地产市场发疯,租售价格倒挂,租金远远比每月要还的房贷低。三口之家在上海市区租一个两房一厅的房子,不太偏远的地段,3000元左右应该足够。这样他们还能有五千多块可供日常消费,生活要轻松愉快得多。但是他们买的那每天上下班要坐四小时的车,远在江苏省的房子,除了二十多万的首付,每个月的房贷有六千多,而且要付三十年,一个月都不能断,付完房贷后他们只剩下一千多块的生活费用了。两相对比,应该怎么选择,难道不是很清楚的么?

其实影片里海萍的丈夫和海藻都问过这个问题。但海萍的回答是:为了孩子。这个理由似是而非。学区吗?他们只买得起乡下的房子,那个地方连学校都还没有呢,谈什么学区!唯一的解释就是要给孩子一套房子。但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一套房子,而且为之不惜牺牲自己一辈子的家庭幸福,还把双方的父母、妹妹都拖进一辈子的悲惨之中?孩子租房子住就会死掉吗?孩子为什么就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去谋求自己的幸福,而必须靠父母来安排,乃至于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毁掉了这么多人的一生?

实际上,即使是在国外,哪怕是像德国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中,大部分人都还是租房子住的,包括中产阶级,那里的老百姓住的也算宽敞舒服,好像没有过这么悲惨的生活。而那里的老百姓的年收入和房价之比,要远远低于中国。

但这的确是中国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可能是这个民族的一种集体强迫症,好像房子才能算“财产”,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忽略不计。他们非得“拥有”自己的房子,才会有“家”的感觉。他们不去做资金使用或者投资效率的比较,不去做租房和买房的效用比较,不去考虑超出自己能力买房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不去追问拿“拥有”房子的虚拟需求(注意不是住房需求,甚至也不是“拥有”房子的真正需求,因为他们在几十年后还清房贷之前,房子都并不真正属于他们)去挤压掉生活里面所有其他需求其他享受(比如美食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旅游的享受,天伦之乐的享受,乃至于休闲的享受等)是否值得,不去追问这么做的目的何在、这种目的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真的自己所要,就固执地、盲目地、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起来而永不悔悟。他们只会抱怨房价太高,房地产商心太黑,却没有意识到房地产的虚高虚热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如果他们当中有足够数量的人具有起码的理性而将钱投向更高回报的地方,那么房价将大跌至合理价位,而倒霉的将是疯狂炒作的房地产商,而不是他们。

人家有的,我也一定要有,比赛财富,比赛功名,比赛权位。。。什么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相互比学赶帮超,追赶的气喘吁吁,却从来不曾稍微停下来问问,那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也不问代价是否合算。这是一种羊群心理。羊群簇拥着走向屠宰场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它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走向那个方向,只知道因为别人那么走,所以它们也得那么走,哪怕是走向死亡,他们也不问。

以上是房奴们自己要负的责任。我们现在再来谈谈这个社会应该负的责任。

中国的老百姓也真是可怜。面对通胀的威胁,他们不买房子,赶快把即将缩水的钞票变成看得见的东西,又能做什么呢?中国不是一个成熟的、规范的、法治的市场,到处都布满了陷阱,他们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如果他们都像海归那样,看得清中国和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回报的差异,而且能够将人民币投向能产生更高回报的地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马上产生暴跌。实际上,眼下这种疯狂的泡沫已经绑架了整个国家— 高房价绑架的不仅仅是海萍一个人的一生,而且也绑架了他老公的一生,他们双方父母的一生,甚至是她的孩子的一生。更严重的是,高房价还通过银行,绑架了全民。房价泡沫越大,泡沫爆破的时候的后果就越严重。因为所谓的“拥有”,其实是虚的,你在付完房贷之前,并不真正拥有这个房子。大部分的房款都在房贷里面,而这个房贷,是银行的。银行的钱是谁的呢?是你我的,是老百姓的。国家不能看着银行破产,怎么办呢?印钱。印钱就是抢债权人的钱,说的再通俗一些,就是抢存款人的钱。多印一倍的钱,你原来的一万块就成了五千,因为这一万块只能买到原来五千块的东西了。次贷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把钱借给了实际上没有能力偿还的人去买房子,最后绑架全民一起买单。而房价的攀升却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在这种盲目追高的虚热中,一旦房价暴跌,特别是跌至所欠贷款额之下的时候,债务人就会放弃房子,将债务推给银行。这将引起金融系统的崩溃,最后是由全民来买单。与此同时,跟房地产相关的所有产业,全都将一头栽进深渊。双过说:“人人有适量房贷的社会也许是最稳定的社会”。但是大量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另外那半人却买不起房,最后在房地产的暴跌中一起被掠夺干净的社会,却是一个炸药桶。政府能违反经济规律,扛得住房价么?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能力。没有只升不降的东西。中国的房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暴跌。在房价还不太高的时候降下来,顶多是断胳膊折腿。可是现在气球却越涨越大,越升越高。它能永远升下去么?不可能。当气球升到一定高度,气球内外的气压差大于临界点,气球就炸裂了。吊在气球下面的人呢?在那种高度掉下来,只能是粉身碎骨。

16349 次点击    关键字: none

16 回复 -- “《蜗居》观后之一:房奴为何一定要去背那个蜗壳?”

  1. babyblue,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老狼,你的评论如同隔靴搔痒。

    :mrgreen:

  2. strawberry,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取决于各人的性格。普遍男人比女人对拥有房子否看的淡些。海萍终于搬进她的房子的时候,

    说她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安全感。

    安全感对女人重要之极。

  3.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没有那么简单啦

    我后面会谈这个问题。

  4. wwy,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答复如下:

    1中国文化这样,我心里不认为就是这样,我真心觉得如果租划算我一定选择租。
    但我上面的文字,不是想说我个人的选择,我希望让大家看到更现实的社会情况。这个社会有一股力量,它虽然不是暴力强制的,但却会引导人去做,其中就有社会价值观,当社会大部分人认同买房这个行为的时候,我依然可以选择不买,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另类,结果就是娶不到老婆,安不了家。这个是客观事实,无论我去和周围如何交流买划算还是租划算,没有房子还是可以结婚之类的,都没用。改变不了大众的认识。
    2社会进步了,可是谁能说买房的行为和裹小脚一样,是种落后愚昧的行为呢?是没人强迫我,可是社会的价值观导向和强迫又有什么区别呢?除了一个明强一个暗强。
    3买房子就是买的产权,就是所有权,不是使用权,以前也有买只有使用权的房子。至于年限问题,又是一个国家行为了,不合理可是有什么办法吗?70年之后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租和买当然不一样,无论是产权划分上还是心理体验上完全不同的,怎么能说百步和十步的区别呢。
    4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好攀比,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我只知道这个是个事实,应该和文化,历史,社会风气有关吧。我也没说这种现象是对的,我只觉得当整个社会都这样的时候,要求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独树一帜,有点苛刻了。
    5既然只商榷个人部分,就是说明社会部分我是基本认同的。没啥多说的。

  5. 人面桃花,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有一点数据好象有问题:

    实际上,即使是在国外,哪怕是像美国、德国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人都还是租房子住的,包括中产阶级,那里的老百姓住的也算宽敞舒服,好像没有过这么悲惨的生活。

    据我看到过的官方数据显示,美国68%左右的人是拥有自住房的,其中百分之三十多是已经偿清贷款的。 :mrgreen:

  6. dejavu,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这种本质上毫无理性的行为每天都在上演

    在我这里,一百二十万的房子只能租三千美元,而同样去买月供包含property tax 至少六千 . 养二奶不如嫖,可很多人如宋市民为了自己的fantasy不惜工本的去保养情人,搞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7. 长岛棕榈树,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最搞笑的是最能打动人心灵的玩意,被广电总局认为是不靠谱产品

    这么多年来,咱们论坛讨论过几部国产影视作品?
    哪曾经为一部电视剧发过这么多帖子?

  8. 谱靠,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愚二的话:你们议论《蜗居》没完没了,烦不烦呀

  9. flyingtigerusa,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没在中国租过房子的人问一下:在中国租房子住,是不是经常被房东威胁加价或赶走?

    我在美国住过公寓,过一年公寓业主都要求加价。不过也不是总加,所以只要忍受一两次,还行。另外美国买房子在税务上有优惠。

  10. flyingtigerusa,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另外,中国有很多像美国一样的大规模的专业的Apartment供出租吗?

    感觉到中国出租房子的都是私人小业主。

  11. flyingtigerusa,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我只知道有专门租给外国人的公寓。

  12. wwy,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关于个人的责任方面,有点商榷。

    我身边很多非常理性,非常讲道理的朋友,可是每当被问及,是否需要买房子时,基本上没有给出否定答案的。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实。难道这些人都不懂哪个划算,都算不清楚这么简单的帐吗。显然不是。
    问题并不出在中国人的傻,而是出在中国人的文化。这种文化导致了中国人对于窝的重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中国人都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窝,无论好坏。这是中国文化一。
    中国文化二,是攀比,面子,不能被人瞧不起。于是女人找老公,无论自己还是父母,都会要求男方有房,这已经被整个社会认同了,谁想用租房划算来逃避买房,那就来试试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那么问题究竟出在那些争当房奴的少男少女上,还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上呢?
    最后目前中国的投资渠道狭窄,对于普通人,手上有点钱,不是存起来被银行贬值,就是放在股市里被吞噬,有钱人看到房子这个硬性需求的上涨,蜂拥而入,也是有其中国环境下的经济学原因的。

  13. lipingguanzhang,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蜗居: 贪官和二奶的爱情悲剧

    我老人家一发少年狂,也挺壮观的,竟然向公司请了三天假,在家里看连续剧《蜗居》
    ,而且两天一夜提前看完。不过看完了,想发感慨的时候,发现该说的很多都被人家说
    过了。

    虽然这部片子现在很热,但是它将来有怎样的历史定位,现在还很难下定论。大凡成功
    的作品,不同的人,观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感想不同。比如小年轻,可能更多地同情
    小贝纯真和痴情的爱换来无情的背叛;比如中年WSN,可能会将自己换位成宋思明,琢
    磨他俘获可爱活泼的美女海藻的手段;比如中年大妈,很可能和宋太太一样,在出轨的
    丈夫和自己逝去的青春双重残酷现实面前,发出“自己辛苦栽培的西瓜,被别人抢走”
    的怨恨;比如芸芸众生的房奴和准房奴们,可能从海萍和苏淳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同
    身受他们的不容易;至于海藻那样年龄的青春少女,很可能真的会被宋思明那样的人倾
    倒,甚至可以不计较名份地为他生子;而底层老百姓,很容易在舍身换房的钉子户李老
    太那里找到共鸣。

    从整个故事情节来说,这是个悲剧。但是我认为,这是导演安排的悲剧,因为我相信实
    际上生活中的宋思明和郭海藻,一定不至这么惨。比如真实生活中的海藻,可以是15年
    前的毛阿敏,而不一定是10年前的上海滩名主持陈蓉。

    这部连续剧虽然以一对普通老百姓为在大上海(剧中称“江州”)买房,而遇到种种艰
    辛做为故事的线索,但是主要内容却是一个政府官员的婚外情。公众人物发生婚外情这
    样的事情,一旦曝光,正确的做法如向太太道歉,请求谅解,并保证不再发生,或者离
    婚,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市长秘书宋思明一方面视老婆为无物,也不愿意离婚,
    另一方面和情人共筑爱巢,这样的做法对原配和二奶都不恰当。所以这部电视剧所表现
    的生活方式,能被观众接受多久,是需要时间检验的。

    人们,特别是在二奶成为成功男人炫耀的标志的世风之下的男人们,很可能津津乐道宋
    思明的个人实力、魅力和能力,从而视这部连续剧为中年男搞定名牌大学毕业的青春美
    女做为二奶的教科书。比如一掷千金(包括路虎、宝马和豪宅,至于这个钱是从哪里来
    的,这是个社会现实问题,或者政治现状问题);比如他的才华横溢,才能出众(从公
    安手中取人,如同探囊取物,这个也是个体制问题,比如司法不独立);比如他能动真
    情,对小三海藻是真心相爱,而不是仅仅迷恋于她的肉体(这里的问题,他误以为海藻
    给了他处女身,否则呢,很可能“爱”不到这个程度;而对于海藻,她对宋思明印象最
    深的是他们之间的床第之欢,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肉欲的成份更多一点,这样很可能
    不会长久,或者也注定小三难以扶正);再比如他泡妞的技术和手腕问题等等。

    我曾经想象,如果作者是这个故事中的某个人物,她会是谁?我一开始猜想的是宋太太
    ,因为这个怨妇官太太,在得知丈夫有二奶后,和女友吐怨气时,妙语连珠地背诵作者
    的台词 (她的女友,也是一个官太太,据此说她有报复社会的暴力倾向,这在故事的
    最后得到了体现)。但是实际上,作者更可能是海藻的姐姐海萍(这从作者的个人访谈
    中,得到了证实)。

    海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那就是她虽然不是故意,但是却又直接或者间接地把亲妹妹推
    到了贪官的怀里,把妹妹的身体(更准确地说,是子宫)作为她自家新房的砖瓦。所以
    当海藻的结局成为悲剧,而海萍却喜迁新居的时候,人们不可避免地把矛头对准这个当
    姐姐的。海萍虽然属于凤凰女,但是在大上海,她的作派非常地“上海”:精打细算,
    为买房,不惜整个礼拜吃挂面或者方便面,外加一袋榨菜;为了一块钱,不惜和丈夫大
    动肝火;许自己买彩票,不许苏淳抽烟等等。为了解决蜗居问题,他们一家吃尽苦头,
    让人叹息在大上海,普通百姓要有自家的房子,真是难比登天。不过海萍还是有优点的
    ,比如顾家,比如对丈夫刀子嘴豆腐心,在他坐牢的时候,想办法去营救他,甚至愿意
    学王宝釧苦等十八年,这是感人的,也说明她是个一心向家的传统女性。

    海藻是复旦大学毕业的,毕业不久就和爱她爱到骨头里的男朋友小贝同居。她重感情,
    处处为姐姐着想的优点,却也成了她的致命弱点,因为她由此承担了不该由她承担的重
    担,比如直接导致了她失身于宋的6万元房款,还有导致她和小贝决裂并正式成为宋思
    明情妇的姐夫苏淳入狱事件。虽然宋思明魅力难挡,但是做小三的代价是自由,她无法
    像以往和小贝在一起时那样自由地逛街,她很多时候都要一个人独处,要苦等宋的到来
    而不得等等。这也难怪有人不失低俗地将这种生活方式归结为男根崇拜。

    海萍用妹妹的身体换房子,李老太用自己的性命为孙子换房子,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
    上是由于政府的贪腐,比如官商勾结,而宋思明是这样的政府的一部分。由于宋的神通
    过于广大,影片体现出来的问题的根源过于明显,广电局的领导决心找个替罪羊,下令
    给贪官和二奶的爱情一个悲剧,于是宋秘书被安排让车撞死,而海藻则被安排失去了孩
    子和子宫。但是,实际生活中的宋思明们依然在和海藻们在白领小贝们想都不敢想的豪
    宅内翻云覆雨。

    所以老将们从《蜗居》中看到的,很可能是中国执政党的民意基础问题和执政合法性问
    题。

  14.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谢谢指正

    虽然对于美国来说,百分之三十多的人租房子住也还是一个极大的比例,因为考虑到他们的家庭年收入和房价之比,要远远低于中国,所以其支付能力也要远超于中国。而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除了乡下和郊区的住房高拥有率,城市的住房拥有率要比较低(中国乡下的农民也是自己拥有自己的房子的,虽然烂了些)。经常看到老美花两三千美元甚至更高的租金去租房子,心里还感到迷惑:他们能租得起这么好的房子,干嘛不自己买房呢?租房的钱就可以抵消买房的mortgage了(这跟在中国的情况相反)。但是美国人很多却是追求一种自由的感觉,一种潇洒的感觉:我换工作,甚至辞职,抬脚就可以走了。

    不过为了叙述简明,我还是把美国拿掉算了。因为德国大部分人租房子住的统计是没有问题的。Anyway,不是有句老话吗?买房子是给银行打工,租房子是给房东打工,not really a big deal.

  15.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在美国,法律保护房客

    房东每年加价不能超过一个百分比,也不能随便找个借口就强迫房客搬家。所以如果固定住一个地方,一直住下去,房租要比周围的市场价低很多。

    中国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至少签合同一般都是最少一年。房东和房客都怕麻烦。房客老换,则空置率高,老来人看房子很烦。房客则怕搬家。而中国的房租涨不上去,不管房价怎么涨到天上去,房租却基本稳定。所以只要是好房客,房东也没有赶房客的动力。

  16. 狼协, on January 1st, 1970 at 8:00 am, said:

    标题:为什么要从众?还是羊群心理

    中国文化是这样,你就得这样?没有那样的道理。中国文化缠小脚,你就得缠小脚?现在社会至少进步了,没有强迫你。

    “自己的窝”,连地都不是自己的,房子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跟租房子也就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为什么租的房子就不能是自己的窝?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讲面子?那么爱攀比?为什么要别人瞧得起?自己瞧得起自己,把自己当人人看最重要。

    只有投资环境问题可以怪社会。但是我文章的最后一部份难道不是在谈社会的责任吗?

发表回复

校验码:  


你可以 回复, 或者 trackback 到你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