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工作的港台人系列: 泰隆半导体董事长聂平海 (台湾海归)

「骂人大陆猪,这种人最好不要来」泰隆半导体董事长聂平海上海开疆辟土愿景

科技人在上海

文●郭奕伶摄影●江思贤

车子驶进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郭守敬路,就在宏力半导体厂区的前面,竖立着泰隆半导体的牌子。这片偌大的土地正在进行地下水工程的开挖,工人操作着硕大的吊架。「依照工程的进度,年底完成土建、明年初完成机电工程,二月就可以量产了。」皮肤黝黑的泰隆半导体董事长聂平海说。

泰隆半导体是什么公司?谁又是聂平海?一位台湾资深半导体设备厂商就羡慕地说︰「聂平海是真的赚到大钱的人,现在大陆也搞得很好。」

十一年前,聂平海自美返台,为日本爱德万(Ad-vantest)测试公司在台设立据点。十一年内,爱德万已经抢下台湾内存封装测试设备市场的八五%以上市占率。

来大陆开疆辟土,要玩更大的立志做无晶圆厂的半导体业龙头

去年,爱德万在台湾的营收为新台币一百五十亿元、盈余为十二亿元,光是缴税就要缴掉三亿元。若以股本一亿五千万元估算,爱德万去年的每股盈余高达八十元,「连敦阳都可以当股王,我们早就是了。」好大的口气,这就是聂平海。

其实,爱德万最高峰时,在台湾一年的营收接近二百亿元,获利达二十八亿元,一年要缴七亿元的税。在爱德万工作,不但底薪高,业绩好的销售人员每年领三十个月红利是稀松平常的事。

这次来大陆开疆辟土,聂平海要玩的是更大的格局。泰隆半导体目前的股本已达四亿美元,虽然规模不及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宏力,但却是仅次于前述两家晶圆厂的第三大晶圆厂(编按︰泰隆是专做后段封装、测试的晶圆代工厂)。与台湾的日月光、硅品等封装测试厂商相较下,泰隆是资金最雄厚,动作最快的业者。

在张江,有一个「中宏泰」会议,指的就是上海市政府与张江官员定期会与中芯、宏力、泰隆这三家公司的主管开会,项目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三家公司不仅成为三位上海副市长认养的企业,张江园区更入股泰隆一千万美元,可见泰隆在大陆扎下的人脉、钱脉。
短期内,泰隆还打算增资到十亿美元。聂平海计划要做的是从上游的IC设计服务、光罩,到下游的封装、测试等一连串业务,成为真正Fabless Semiconductor House(无晶圆厂的半导体公司)。

他说︰「要搞就要搞大的。」于是,他这次愿意接受《商业周刊》的采访,谈他如何在国际集资、兴建泰隆半导体,并谈他要如何在五年内变成全世界第一大。以下是聂平海口述他的大陆策略:

将「以十换百」经营手法成功移植大陆毛利将比传统封测厂提高三五至五五%

其实,早在陈正宇创立华晶上华之前,一九九二年,我就已经与无锡华晶半导体合作了。当时就是谈我把技术、生意移转给他们。

但是,那时华晶内部有一批大陆员工被新加坡特许(Chartered)挖走,第二批也即将被挖走时,中方定了一个不合理的绑人规定,让员工怠工,使得良率变成零,我们不得已只好放弃这个计划。可见,我早就看到大陆市场这个机会了。

这次,我搞泰隆半导体,就是评估大陆,不管在资金、市场、人才三方面的条件都比台湾好,所以一定要来做。而且,在台湾,因为台积电的晶圆代工模式,把半导体分成IC设计、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三个区块,但是,这样的分工模式并非最佳化。

以封装、测试厂来说,最脆弱了,因为,它们没有创造出自己的附加价值。它们买的机器设备都很贵,价钱也很公开,而且不懂程序设计,机器的程序都掌握在设备厂商手中。如此一来,怎么会有暴利空间?当然,每次市场一暴跌,它们的生存空间就受到挤压。

台湾爱德万赚钱,就是因为我们以技术挂帅,我们有为客户研发的能力,许多新产品的程序都是我们写的。

此外,我们利用「以十换百」的策略,扶植(投资)联测科技等七家封装测试厂,等到这些小鸡长大,生意不仅自然落在我们口袋,在投资上也有资本利得,双重的收获。这个「以十换百」是指「投资十块」,就会换得「一百块的市场」。

同样的,我现在要把这个模式移植到大陆。泰隆要做的就是,从IC设计服务的Incubator(育成中心)做起。只要有创意、顶尖的IC设计团队来我们这里,他们可以两手空空的来。只要提供产品设计,我们就可以帮他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从光罩,到封装、测试,一直到最后的成品出来,我们这里提供所有的设备与服务,是一个真正没有晶圆厂的半导体公司。
对IC设计公司而言,他们的专长是设计,以后,我们将完全提供相关服务,他们只要提供设计就可以,相当有效率。至于晶圆制造厂(如中芯、宏力)为何需要跟我们合作呢?因为,我们除了提供封、测服务外,我们还有硅智财(IP)库,我们提供IP,作为一半的权利金来源。

这个模式与台湾完全不同,会打破传统的半导体分工模式。我预计,三年内,我们就可以变成中国第一大半导体后段厂,营收达到三、四亿美元,五年内变成全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后段厂。当然,我讲这个,你或许觉得好像「癞蛤蟆打呵欠,好大一口气」,但是,这就是我要做的。
传统封装测试厂,毛利介于二五%至四五%间,但我们这种方式,毛利区间可提高至三五%至五五%间。现在,中芯、宏力与很多中国境内的晶圆厂都已经在跟我们谈合作了。

建IC育成中心,用当地员工
以重福利的「金手铐」策略留人才

我们办公大楼的六层楼设计中,除了两层是我们的办公室,就有四层要提供给IC设计育成中心使用,预计可以有三十家IC设计公司进驻。我想,这个business model唯一的风险就是,我们选择的IC设计公司是不是投对人?产品对不对?只有十个里面有两个成功应该就不得了。

至于人才的培养,我一定会打一副「金手铐」把员工铐起来。虽然很多人说上海的员工流动率高,但是,我有很好的安家计划,和培训人才的留学计划,分红、配股制度。薪资上,我就是采取「三五七」原则,学士月薪人民币三千元、硕士人民币五千元、博士人民币七千元。

用人,我只用二、三十个从台湾带来的团队,其它的我一律用当地员工。最近我们登报找五百个人,应征信简直就是如雪片般飞来。这里,人口多,上海复旦、浦东、北大、清大、交大等好学校的一流学生很多,不输台湾的素质。

在资金方面,我们的财务长陈亮有十六年投资银行的经历,是美国Pen Webber(潘韦伯?)证券前任大中华地区负责人,泰隆的资金就是由他到美国华尔街募集来的。

根据他这次的集资行动,我们发现,其实,国际资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很高,只要符合三个条件的中国概念股,集资都不会太难。这三大条件就是:政策导向产业、高度资金密集(进入障碍高),与市场大,因此,半导体产业就是国际创投基金青睐的投资对象。

现在,在大陆做的事,当然是一个大规模的格局,心情上比以前有自信多了,我希望能在这里塑造一个企业文化。我要的文化,就是,像台积电在当年「九二一地震」时,所有的主管都不需要公司任何电话通知,马上在第一时间回公司开会。这样,泰隆就成功了。

至于,在大陆,竞争当然在所难免,但是,对我们这些在硅谷、在竹科都竞争过来的人来说,竞争是必然。但是,前阵子在园区里,我听到有个台湾厂商对帮助他抬机器进厂的大陆人,骂「大陆猪」,我十分错愕,我想,有中国情结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来大陆。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