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地产系列:吐“地”还债:上海地产商悄然转让土地项目 (转贴)

吐“地”还债:上海地产商悄然转让土地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贺高/据知情人士透露,有社保委贷的上海房企近期由于尽早归还社保资金的压力,加上市场低迷,资金链极为脆弱,土地、项目转让正在悄悄进行,对资金充裕的企业则恰好成为商机。

“在前几年社保委贷频繁的时期,拿到这类资金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当时,不少并非很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也获得了这类资金。”曾在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长期任职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甚至在某个时期内,企业只要承诺利率回报高于约5%就能拿到社保委贷资金。”正是这类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成为社保案发后一些上海房地产企业发生剧变的“导火索”。林民(化名)的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其多个项目受此牵连甚至被迫转手。

当年,依靠在银行、政府等方面良好的关系,林民通过委贷顺利拿到了上亿社保资金,这股资金在他今后的房地产投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久前林民收到要求尽早返还并未到期的委托贷款的通知,这引起了公司的剧变。

“就像一根绷紧了的弦,只要对它稍微施加力量,都能引起巨大振动。”对林民而言,社保委贷资金要求被收回这股“弦外力量”,让本已紧绷的资金链面临断裂的边缘。在向银行等各路资金求助无果的情况下,林民只有选择转让项目。

据本报记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被牵涉进林民这次返还社保委贷资金的项目至少包括:一个小户型产权式酒店、一幅尚未拆迁的商住综合地块、一幅商品住宅用地以及一幅30年租期的综合用地。林民的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小户型产权式酒店,最终以约2亿人民币卖给了一家国资背景的企业。“2亿的成交价还算不错,第一步走得还算满意。”林民坦言。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林民手上的另外几个项目由于缺少了后续资金,同样只能谋求转让。据知情人士透露,类似林民及其公司遇到的问题,在近期的上海房地产业内并非个案,其中不乏沪上知名的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另一方面,一些资金相对充裕的企业或希望趁机进入上海楼市的外地企业,恰恰看中了受社保委贷压力的企业转让项目之机,试图压价接盘。

“和投资伙伴进一步商议后,我们会最终决定是否接手项目。”与林民的迫切和无奈相反,叶国华(化名)可谓从容不迫。叶自称是投资房地产烂尾或转手项目的高手,他和其他几个有不错资金实力和银行关系的伙伴共同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专门寻找合适的房地产项目投资。最近,他们又嗅到了机会,打算看看一些房地产企业转手项目的投资机会。

叶最近在测算的一个项目正是林民的那幅未拆迁商住综合用地以及30年土地租期的在建工程。但他还没有最终拿定主意,照他的话说,“现在机会不少,得好好挑挑,找合适的项目投资,应该会有不错的回报。”然而,和叶有着类似想法的投资客其实并不在少数,试图充当接盘者的叶同样面临着不小竞争。

仅林民手中的这一幅未动迁商住综合用地,有意者除了叶国华之外,还包括了一家来自香港的上市房地产企业和一家浙江的实力企业,而且这两家企业已与林民有了多次面谈沟通,甚至一旦价格、拆迁资金等关键问题协商确定,可能马上完成交易。

根据本报记者目前了解的情况,把目标定在有返还社保委贷压力企业转让项目的投资者,主要分为三类:本为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商(比如港资公司),为扩大在沪规模或土储而接盘;以运作烂尾项目、接手转让项目为长处的投资公司;尚未进入上海市场,希望抓住这个机会进入的外地开发商。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