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系列:从并购中,成为未来百年主导企业(转贴)

合并与收购(哈佛商业评论精选)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MERGE AND ACQUIZATION
 
从并购中,成为未来百年主导企业

汤明哲

(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教授 兼台大进修推广部主任)

  并购策略是国外大型公司常用的策略,大型公司每个月并购的案件大大小小有十件之多,高成长的公司有40%是靠并购达成的。思科(Cisco)、世界通讯(WorldCom)就是透过并购的手段成为产业巨擘。而且,并购是进行多角化常用的手段,将近七成的多角化是透过并购达成的。最近这几年,国外并购的金额更是呈指数成长,公元二千年,美国企业的并购的金额超过两「兆」美金,九千个并购个案,占全美国民生产毛额的20%。但对美国产业影响最大的是一百年前的并购。

  一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是机器取代了人工,最重要的是创造了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重新塑造企业竞争环境与条件(Competitive Landscape),让经济转为以大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且奠定了美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一百年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事实上,美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形成的大型企业,如奇异(GE)等,取得了美国产业近百年的主导地位,鉴往可以知来,和美国类似的中国大陆经济体,未来五到十年的竞争所形成的大型企业,也将成为中国大陆未来百年的主导企业。台湾的企业应该思考在这百年难逢的机会中,争取策略上的定位。

  目前中国大陆的产业结构和美国百年前的产业结构类似。工业革命之前,美国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基本上是人工劳力密集的产业,规模小,散布各地。但在蒸汽机发明之后,机器代替人力,大量降低成本﹐扩大规模经济;但在幅员辽阔的美国,只是降低生产成本并不够,还必须降低运输成本,才能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完成全国铁路系统,经济规模的效果开始显现。一亦属大型的大陆经济,一方面为了实现经济规模,一方面为了避免过度竞争,美国的中小企业开始进行空前绝后大规模的合并,成为所谓的托拉斯(Trust)。当年合并的金额占GNP比例高达15%。例如通用汽车、美国钢铁公司,都是当年中小企业合并的结果。美国企业这一次的合并被称为「独占的合并」(Merge for Monopoly),也引起反托拉斯法的设立。除了合并外,大型企业纷纷兴起﹐如西尔斯(Sears)、娇生(J&J)、宝碱(P&G)等。最重要的是这些在百年前形成的大企业成为各产业的领导企业,独领风骚达百年之久,至今难撼其地位。
 
  美国百年的并购活动,对海峡两岸均是殷鉴

  中国大陆目前产业结构和美国百年前类似,在过去「条条块块」的计划经济下,各地方政府为求自给自足,枉顾市场机能,设立规模过小的工厂,仅汽车业即有百家之多,每家平均产能每年只有一万辆。但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势必主导未来中国大陆产业结构的蜕变,中国大陆会走上美国之路,在交通及电讯设施完成之后,会从地方经济转成全国经济。全国性的大型企业将经由并购脱颖而出。根据美国产业发展历史,这些企业就能长期主导中国企业,如奇异、通用(GM)、宝碱主导重电业、汽车业和消费品业一样。

  如果美国的历史是殷鉴,谁在这波产业结构重整并购浪潮中胜出,谁就能主导未来百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宏观而言,并购调整了产业市场结构,创造下一波经济成长的契机;微观而言,并购是公司进入新产业和重组产业的利器。并购的策略意涵,不言而喻。
对于台湾企业而言﹐大陆的机会之窗不过五到十年,必须及早卡位,做策略布局。统一企业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通用食品(General Food),大润发有可能成为成为中国的威名百货(Walmart),台塑可成为杜邦(DuPont)或艾克森石油(Exxon)。本书对于并购策略的阐述有其独到之处,有意利用并购作为策略工具的厂商值得参考。

  最近几年,亚洲的并购活动也在增加,但大多集中在香港和马来西亚。虽然国外的并购活动蓬勃发展,国内的并购法才通过,国内并购活动方兴未艾,对于并购,有必要做全面性的了解,本书针对并购的重要活动提纲契领加以说明。其实并购像是在马上得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并购的利益要经过整合的程序才能实现,本书最后讨论到并购后的整合(Post Merger Integration),关系到并购成功与否。
 
  并购的基本现象和趋势
 
  并购的浪潮与动机

  在美国历史上至少有三次并购的浪潮,一百年前,为了实现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美国的钢铁业、汽车业等,进行大规模的合并,形成各产业独占的托拉斯(Trust)。这一波并购浪潮可以说是「为独占而并」(Merger for Monopoly),引发了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s)的制裁,当时并购的金额占当时GNP的比重,至今仍然独占鳌头。第二波并购的浪潮发生在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九年间,主要的并购活动集中在化工化学和食品业,创造了各个产业的大型寡占公司,这一波的浪潮可称为「为寡占而并」(Merge for Oligopoly)。这两次的并购浪潮都是水平并购,动机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市场地位。但是到了一九六○年代,美国因为打越战,政府支出大幅增加,经济、股票市场蓬勃发展,各公司手上现金滚滚,当时流行的是复合企业(Conglomerates),专门并购不相关的企业,例如经营电子业的RCA并购出版业。这可以说是典型的财务操作,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只是账面上的财富。到了八○年代初期,在资金成本的压力下,当年流行的复合企业开始解体,纷纷卖出不相关的企业,重新回归基本面。这三次的并购浪潮对美国企业的竞争生态有长远的影响。

  到了一九九五年以后,在因特网积极发展下,网络的外部性形成策略的一环,美国在线(AOL)并购时代华纳(Time-Warner),掌握内容产业,即是一例。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企业可以实现的经济规模亦日趋扩大,因此,由一九九五到二○○○年中,超大型的并购大行其道,并购金额超过二百亿美金的比比皆是,占所有并购金额的20%。例如美孚石油(Mobil)和艾克森的合并金额高达八百六十亿美金,花旗银行集团和旅行者集团合并的金额超过七百亿美金。但大多数的并购发生在金融业、能源和电力和新的CME(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Entertainment)产业,高科技厂商间的并购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并购是同业间的并购,好实现经济规模。尤其是金融业和CME产业间的并购,在于实现信息科技所带来的经济规模。

  并购为何有「浪潮」,至今尚未有正确答案,大概可以归因于股票市场高涨,透过股票交换并购成本较低。
 
  并购的绩效

  并购事实上是极为困难的管理技术,成功不易,研究结果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并购绩效不佳,以失败收场,国内的跨国并购几无成功案例,许多并购的收益不仅低于资金成本,而且亏损累累。以AOL并购时代华纳为例,当初并购时,AOL付出超过数百亿美金的溢价(premium),在帐上列为无形资产;在二○○二年,无法实现其利益,提列高达五百五十亿美金的损失,不可不为惨重。究其结果,不外乎并购策略错误,没有策略目标,再不然是购买价格太高,再者是并购后整合失败,因此并购的策略面和执行面均要成功,才能竟全功。本书针对这三个并购失败的因素提出解决之道。
 
  并购的策略

  在普遍的挞伐声中,本书首先针对并购是否为有效的策略,提出圆桌会议的探讨。此次圆桌会议是在网络泡沫破灭前召开,当时,许多有识者认为并购是传统企业进入网络事业的快捷方式。书中提到的AOL、世界通讯、AT&T,当时是当红炸子鸡,如今却敌不过市场力量,股价到今年纷纷破底。世界通讯以并购建立的千亿美金资产的通讯王国,甚至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倒闭案。但同样以并购成长的奇异资本公司,却仍能屹立不摇,因此,并购策略的形成和执行之不易由此可见。但并购不容易成功并不表示并购就不应该进行,就像推出新产品一样,新产品的失败率也很高,但不能因为新产品失败率高就不推出新产品。并购提供策略上太多利益和弹性,并购可以增加市场地位,快速进入新事业,创造出市场上的主要厂商,同时还是企业多角化的利器。健康的态度是充分了解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若能多多培养并购的技术,便可在策略空间上多一个选项。

  本书的第二篇文章〈善意收购的艺术〉谈到正确的并购策略,对并购的过程加以描述,最最重要的结论是要有策略重心和严守财务纪律,在谈判技术上亦多有着墨。除了策略重心外,研究亦显示成功的并购策略有下列几种:

  首先,规模小,而且和主购公司有技术、市场、生产相关的并购,比较容易成功。其次,当公司进行并购时,要有策略目标,之后再靠一系列的并购来达到策略目标,例如中华开发并购大华证券,以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但这只是开始而已,随后还要有一系列的并购,才能在消费金融界占有重要地位。第三,如果能够在离散(fragmented)的产业中,透过并购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创造出主要厂商,并购就会替股东创造价值。第四,主购公司有核心竞争力,被购厂商有产能,品牌可以利用,两者相合,并购较易成功。换言之,并购只是延伸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但研究亦显示,当主购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时,无论被购公司的能耐多少,对于主购公司均无助益;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购公司会被并购拖垮。并购不是弱势公司的策略选项。
 
  并购的溢价

  并购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付出太多,并购通常要付出比市场价格高的溢价,才能在市场上收集股票,平均而言,并购的溢价约为10%到20%。但在一九九五年以后的并购浪潮,购买者的并购价格会比市场价格高出30%到40%。因此并购的绩效普遍不理想,有的研究显示,平均而言,当并购的消息宣布当天,主购公司的股价大多应声下跌,上涨的几稀矣。因为主购公司通常受到心理因素影响,不愿放弃,以致并购价格付出太高。本书的〈你是收购交易的冤大头吗?〉和〈股票或现金?〉两文提供读者在拟定交易结构中有用的观点,其实当冤大头的机会很高,因为主购公司常常以「策略利益」来支持高价的收购,而「策略利益」是渺不可及、无法估算的潜在利益。虽然实物选择权(Real Options)的定价模式可以推估「策略利益」,但公司财务纪律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冤大头的陷阱。〈你是收购交易的冤大头吗?〉一文的附录,节要他人的研究结果,读者一定要看。在〈股票或现金〉一文中,作者认为股票代表长期的承诺,由股票或现金的收购,会看出主购公司的策略意图。论点新锐,值得品尝。
 
  并购后的整合

  即使并购策略正确,并购价格合理,只要并购后整合失败,并购的利益也就无从发挥了。企业并购的综效在于竞争优势的互补及加强,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组织程序,组织程序的构建又来自组织文化及人才,因此,并购后整合的重点在于人才的运用。美国大公司的财务长认为并购失败都是「人」的问题,但研究显示被并购公司的高阶经理在六个月内纷纷离职,种下了并购失败的种子。本书的最后几章,就谈到这个并购最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整合的规划并不是在并购完成后才开始﹐而是在并购前的三到六个月就要开始。首先,公司一定要先任命一个整合者(integrator)。整合者负责所有整合事项,他在事先就要参与并购的规划,知道并购的目的,并参与实体查核(due diligence)。他对于并购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知道并购后组织和文化整合的障碍,尤其要设计沟通的策略,无论在事前、事后,都必须对员工适时发布消息,安抚人心,否则,有能力的员工一定是先离职的对象。沟通之前,公司应该先决定高阶主管谁留谁走,因为并购后,高阶主管的位子有限,不可能全部留任。若并购后再调整职务,到时人心惶惶,拖延时日,只会造成重大损失。

  其次,并购的整合速度要快。除了人事的整合外,营运、企业程序(例如绩效衡量、新产品发展)均需要快速整合。在并购之后,一定要马上宣布管理结构、重要职位的任命、新职位的权限,谁向谁报告,均需马上界定。文化的整合上,比较有效的做法是轮调,主体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经理间的交流、或是举办「文化营」,都是缓和文化冲突的的做法。

  并购的管理需要比较复杂的管理方法,是测试管理能力的计划。会并购的公司(例如奇异资融、思科),能在短期内延伸核心竞争能力,迅速成长,但必须要认清并购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才能在并购的过程中实现综效。

  结论

  并购是策略管理的利器,但如刀之两刃,成也并购,败也并购,不可不慎。但若学会并购的技巧,避免并购常犯的错误,提高并购的成功机率,策略上能够挥洒的空间将无限宽广。本书提供的观点足为殷鉴。

关键字: none

Leave a Reply